女性健身新手該如何訓練?先從這「4種器材」開始

愛健康
By 引新聞
發布時間:2022-06-01 15:30:00

(記者陳樂珊/綜合報導)台灣的健身風氣越來越盛行,原本「金剛芭比」的健身迷思一一被打破,也讓越來越多女生願意踏入健身房運動,但面對琳瑯滿目的器材,往往不知道從何開始訓練起。其實,健身入門者可以先從大機器開始,精準訓練到想練的肌肉,之後再接觸自由重量,運動效果會更好,《引新聞》特別推薦這4非常適合女性健身新手的器材,訓練就從現在開始。

24小時最熱

    1.踏步機

    圖/踏步機。WorldGym提供

    訓練部位:提升心肺 、腿部肌群、臀部肌群。
    動作重點:
    (1)施力點在整個腳掌,大腿後側到屁股要用力踩。記得膝蓋不要有太多壓迫感,屁股可以向後傾一點點。

    建議時間:建議20~40分鐘(依個人體力狀況而定),可以選擇機器上,已經設定好的挑戰項目。

    2.胸飛鳥

    圖/胸飛鳥。WorldGym提供

    訓練部位:胸大肌、前三角肌

    動作重點:
    (1)採坐姿,椅墊調的高度取決於雙手握住把手,手掌的位置高度大約落在胸前。
    (2)起始位置,依個人雙手開至最大的活動度,但不要拉到最大鎖死。保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腹部核心穩定,要Hold住腹部。
    (3)手肘的鷹嘴突朝外(手肘尖尖的地方),吐氣時,雙手往內推動機器,但意識專注於胸大肌,胸大肌要有收縮的感覺。
    (4)吸氣時,回復至起始位置,注意不要讓槓片碰到底,要保持肌肉的張力。腹部一樣要HOLD住。

    3. 髖內收

    圖/髖內收。WorldGym提供

    訓練部位:髖內收肌群
    動作重點:
    (1)採坐姿,雙手自然握住把手,依自己大腿張至最大活動角度,調整起始的位置,維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背部輕輕靠著椅背、腹部微縮、保持核心穩定。
    (2)吐氣時,將腿做內收的動作,將意識專注於大腿內側內收肌群。核心也要用力。
    (3)吸氣時,回復至起始位置,注意不要讓槓片碰到底,要保持肌肉的張力,Hold住核心。

    4.髖外展

    圖/髖外收。WorldGym提供

    訓練部位:臀中肌、闊筋膜張肌
    動作重點:
    (1)採坐姿,雙手自然握住把手,維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腹部核心穩定。背部輕輕靠著椅背。
    (2)吐氣時,將腿做外展的動作,將意識專注於臀部肌群,核心跟著用力。
    (3)吸氣時,回復起始位,但要記得保持肌肉張力,核心持續用力,不要讓槓片碰到底部。 

    以上教學的胸飛鳥、髖內收、髖外展,從較輕重量開始,12-15下為一組、每次做3-5組,動作越慢、越能刺激肌肉,效果也越好。初學者操作大機器,難免緊張或對器材操作有疑問,甚至會擔心是否發力正確、有沒有訓練到肌群;這時,請詢問專業教練,避免操作錯誤所造成的運動傷害。 

    熱門新聞:芒果控必收!端午掃描「大苑子」發票有機會7元喝芒果冰沙 「Tplus茶加」抽芒果新品免費喝

    引新聞原文連結:女性健身新手該如何訓練?先從這「4種器材」開始

    引新聞 健身新手 器材推薦

    最新消息

    嗅覺異常快篩陰性哪裡出問題? 這種鼻病容易反覆發作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2-06-01 19:32:43

    【NOW健康 陳郁茹/新竹報導】疫情延燒,民眾若出現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等呼吸道症狀都會提心吊膽,必須看到快篩結果為陰性才放心,但如有上述症狀,大家恐需要留意自己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等呼吸道疾病,一旦拖延就醫導致病情加重,恐增加中耳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等疾病風險,且目前此症狀的治療方式已不只有開刀,也能透過生物製劑緩解發炎,減少反覆手術的機會,讓民眾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24小時最熱


      錄音師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導致嗅覺和聽覺受損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王堂權透露,最近收治1名40歲左右的專業的音樂錄音師,病患原本耳朵可精確地聽到8000赫茲(Hz) 以上的音頻,但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後,除了鼻竇發炎阻塞的問題之外,也影響了耳咽管的功能及中耳的壓力調節,併發中耳炎,導致嗅覺和聽覺雙雙受損,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該名病友是專業的音樂錄音師,靠過人的聽覺來討生活,所以對於相關的手術治療特別的擔心,也害怕自己後續手術傷口照顧不善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因此與醫師討論過後,決定先使用新一代的生物製劑來治療鼻竇炎及鼻息肉,經過治療後,鼻竇炎與鼻息肉症狀已獲得明顯改善,呼吸順暢之外,聽力也恢復到正常標準。


      揉鼻子被懷疑確診!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困擾多


      關於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資訊,王堂權指出,慢性鼻竇炎是一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疾病,常見是在鼻竇急性發炎之後,身體免疫系統無法完全根除外來的病菌,或是接受常規醫療後的效果不盡理想,形成的慢性發炎的狀態。慢性鼻竇炎嚴重時會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導致鼻息肉,容易出現鼻塞、鼻涕倒流、嗅覺異常或喪失、甚至可能有臉部腫脹悶痛、頭痛和眼窩脹痛等症狀,影響工作及生活。


      王堂權坦言,近2、3年新冠肺炎疫情侵擾,國人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或味覺異常等症狀高度警戒,耳鼻喉科的慢性鼻竇炎病人卻出現2種極端的現象。1種是病人已經接受過篩檢呈現陰性,但仍因時常揉鼻子、流鼻水,被懷疑為確診者,遭受旁人側目和排擠,因此主動回診希望做嗅覺檢測和進一步的治療。另1種病友則是擔心被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而抗拒就醫。


      ▲看圖分辨新冠肺炎還是慢性鼻竇炎症狀。(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王堂權提供)


      王堂權說明,慢性鼻竇炎容易有鼻腔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導致鼻息肉,使病況加劇,如果又拖延治療,不但會影響生活, 也會讓課業和工作表現打折扣,還可能有罹患其他共病症的風險。依據近年來的一些大數據的研究,慢性鼻竇炎可能跟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焦慮、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慢性中耳炎與聽力受損等這些疾病相關聯。


      以開刀治療慢性鼻竇炎 3成患者半年仍可能復發


      臨床上醫師會如何判斷鼻竇炎類型?王堂權補充,免疫學是很複雜學門,牽扯很多細胞、免疫傳遞物質,通常醫師可以從病人症狀、皮膚甚至是抽血檢查來判斷,也可用鼻竇炎內視鏡,從鼻息肉發炎水腫的狀況、鼻子黏膜色澤或分泌型態來分辨。


      改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方式通常會從藥物開始治療,王堂權透露,當常規藥物治療不盡理想時,功能性微創內視鏡鼻竇手術是目前的標準治療之一。如果將鼻竇通道比喻為溝渠,微創內視鏡手術切除鼻息肉就像疏濬工程一樣,暢通後有機會改善及恢復鼻竇的正常功能,如果再進階使用3D內視鏡導航手術,可以更精準地去除病灶以及重建鼻腔鼻竇的功能。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治療方式有3種。(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王堂權提供)


      不過,國外研究顯示,面對嚴重或頑固型的慢性鼻竇炎,逾3成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半年內可能再復發,恐需要再進行手術。對此,王堂權表示,這類慢患者可能屬於跟免疫系統相關的第2型免疫反應的發炎體質,相較一般類型病友有較高的鼻息肉復發風險。治療時除了手術之外,可能還需搭配類固醇鼻噴劑或口服藥物治療,但有些病友擔心類固醇有副作用,無法常規使用藥物,因此病症控制的效果不彰,也影響病友積極且規律治療的意願。


      新型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新利器


      但隨著醫療快速進展,台灣目前有研發出新型的生物製劑,可以精準調控發炎物質,抑制第2型發炎引起的慢性鼻竇炎,縮小鼻息肉體積,改善鼻腔阻塞與嗅覺喪失等症狀,減少7成復發與後續需反覆手術的機率,幫助病友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治療新利器!


      王堂權強調,流鼻水和鼻塞的致病原因很多,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也可能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甚至合併鼻息肉所導致。在精準醫療的新時代,呼籲民眾若鼻部有不適症狀,經休息1至2週仍不見好轉,或是經治療卻不盡理想,應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就診,藉由完整的檢查和評估,及早對症治療,有助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更多NOW健康報導
      ▸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 眼科醫師從技術發展演進解析
      ▸大腸癌篩檢異常!不做這檢查 醫師曝:死亡風險增6成4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新冠肺炎 COVID-19 NOW健康 嗅覺異常 快篩陰性 鼻病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