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肉胖不得】傳只吃香蕉燕麥飲 曾敬驊為金馬紅毯嚴管身材

金馬獎
By 鏡週刊
發布時間:2020-11-16 12:45:59

曾敬驊近年以電影《返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走紅,隨著作品受到矚目,他也成為新晉鮮肉男神,最近狂拍時尚雜誌,曝光大增的他,傳出壓力頗大,為了維持身材,竟每天只喝燕麥飲和香蕉減肥,讓旁人看了都覺得辛苦。

24小時最熱

    曾敬驊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有一場淋浴的情欲戲,這場戲裡,曾敬驊的結實身材展露無遺,也是他出道以來尺度最大演出。即使身材已經相當不錯,最近除了有不少雜誌拍攝需求,21日曾敬驊還會出席金馬獎,都讓他有不得不維持身材的壓力。

    曾敬驊今年在熱賣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有激情淋浴戲,展露出精瘦身材。右為陳昊森。

    標準身材 努力減肥

    曾敬驊年僅23歲,身高181公分,今年9月,他向本刊透露自己69公斤,是相當標準的身材,但竟然傳出拚命減肥。據悉曾敬驊近來瘦了許多,每天只吃燕麥飲和香蕉減肥,但他身材本來就修長,身旁工作人員看了,都免不了驚訝說,「這麼瘦還減肥啊?」旁人看了不忍心,還會拿幾塊餅乾給他吃。

    曾敬驊曾說,當初拍攝《返校》前,老闆李烈就要他做好準備「要練口條、控制生活作息,還要做好犧牲私生活的準備」,做好身材管理,也是藝人必需的自我要求。

    曾敬驊今年工作滿檔,演出《做工的人》也有不錯迴響。左為曾珮瑜。

    師姐王淨 吞水煮餐

    除了曾敬驊之外,系出同門的王淨,其實也曾被要求減肥,她表示,老闆李烈耳提面命,稱減肥是演員一輩子的功課,比如說在拍《返校》時,王淨還有專屬的「王淨餐」,也就是沒有任何調味的水煮餐。去年她走上金馬紅毯,身材纖瘦,被問到怎麼減肥,王淨立刻說,「當然是靠烈姐(李烈)」,只要王淨吃東西時,李烈一句「嘖嘖嘖」,王淨就會立刻放下手邊食物,不敢再吃,由此可見李烈對於藝人管理,相當治軍嚴明。

    曾敬驊和王淨演出《返校》走紅,也是同門師兄妹。

    經紀人李烈聽聞曾敬驊被逼減肥的消息後,立刻向本刊否認:「他不需要減肥吧,這件事我從來沒聽過,我等等還要跟他去吃飯耶,不可能逼他減肥的。」李烈跟曾敬驊吃完飯後又來電說,「我剛剛問曾敬驊,他說他減個屁啊,他已經這麼瘦了,曾敬驊會比較注意吃得健康,但減肥是沒有的事。」

    【鮮肉胖不得】潘瑋柏一餐嗑6碗魯肉飯 「喝水減肥法」2週甩6公斤

    【獨家】【熬過黑歷史】商演不斷入手千萬房 高爾宣跨界代言頂級名牌

    最新消息

    【金馬57】被迫「無聲」的《青春勿語》:為什麼應該接受道歉的我,卻得一直逃走?

    金馬獎
    電影神搜
    發布時間:2020-11-16 17:45:33

    柯貞年導演所執導的國片《無聲》故事取材自2011年爆出的國立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集體校園性侵事件,自上映以來討論度居高不下,不僅劇中主演劉冠廷、陳妍霏、劉子銓、金玄彬等人演技備受觀眾好評,該片也榮獲第57屆金馬獎8項提名,許多人對該片寄予厚望,非常看好《無聲》能成為本屆金馬大贏家之一。

    24小時最熱

      而《無聲》因事發案件、場景、被害者家庭背景,以及劇中人物性格等等皆與孔劉主演的電影《熔爐》十分相似,因此被許多人稱作「臺版《熔爐》」。若要探討校園性暴力相關題材的電影,想必《熔爐》的情節許多人已相當了解事件始末,今天我們想藉由《無聲》,介紹另一部同樣發生在南韓校園裡的性霸凌事件,那就是由「密陽女子中學生集體性侵事件」改編的電影《青春勿語》。

      同樣是從校園延伸出來的性暴力案件改編電影,《青春勿語》在台灣的討論度雖不及《熔爐》高,但當年在韓國上映時,確實造成非常高的討論度,也獲得極高的關注,因此希望藉由本文,能夠帶領各位一同了解這部片。

      在討論《青春勿語》前,先讓我們看看事件原型為何:

      密陽女子中學生集體性侵事件

      2004年1月至11月之間,發生了令全韓國公民相當憤怒的一起校園集體性侵案。南韓蔚山市一位年僅14歲的崔姓女學生,在2003年因誤撥電話,認識了在密陽市讀書的18歲學生,當時這位男同學對崔姓女子說了「你的聲音很好聽」、「這是緣份,上天讓我們聽到彼此的聲音」等花言巧語,引誘女子前來見面。2004年時,18歲男性高中生對14歲的崔姓女同學提出見面邀約,因此崔姓女子便帶著16歲的表姐與13歲的妹妹一同前往密陽赴約。

      然而見面後,該名男性學生居然半哄半騙以及脅迫三名女學生,將他們帶到簡陋的旅館中性侵得逞,其後還食髓知味,找來由密陽三所高中聯合組成的「密陽聯盟」暴力團體中41位同夥,在密陽多處對女子性侵施暴,甚至錄下影片脅迫她們不得反抗,事後更一度持該影片到女學生家中毆打勒索崔姓女學生的母親,而此番行徑持徐長達7個月之久,施暴次數更多達10餘回。

      起初崔姓姐妹們本想低調息事寧人,怎料對方持續騷擾且行徑越發惡劣,長期受到性暴力與精神虐待之下,崔姓女學生的精神狀態變得相當不穩定,2004年八月企圖服藥自殺未果陷入昏迷後,送進醫院進行檢查後整起事件才東窗事發。

      而警方在調查期間,不僅未經崔姓女子與其家屬同意就公開所有資料,崔姓女學生曾提出希望派女警檢查身上傷口與問訊的請求也被警方拒絕。調查期間警方為加速辦案,還把包括兇手在內的男高中生叫到警局,要崔姓女學生當面確認這些男生是否就是對他施以性暴力的人,過程中更不斷逼問:「當時真的有插入嗎?」、「總共插入幾次?」、「你為何要傻傻地配合他?」等,讓崔姓女學生慎介恐懼,怕對方報仇而不敢坦言。警方隨後卻不耐地脫口而出:「妳們真是密陽的恥辱!」、「密陽市的水都被妳們弄髒了!」等話羞辱女學生,連兇手家長也前來威脅恐嚇:「不會放過你!」,逼迫女學生簽署和解同意書,種種行徑讓崔姓女學生與其姊妹身心靈再度重創。

      經過警方調查之後發現參與本案件的「密陽集團」41位加害者中,就有35位是未滿韓國法定19歲成年年紀,最後該案件僅起訴了10位加害者,而這些被起訴的學生因多數未成年,僅被處以「保護觀察處分」,另有20人送往少年感化院,但也僅是被判支援公益活動或輕微罰鍰,甚至還有5位學生僅被學校處以勞動服務,也就是說,這些曾對崔姓女學生與其姊妹施以暴力行徑的加害者,沒有一位需要扛下刑事責任。

      令人心寒的不僅如此,該女童父親因長期酗酒,本身負債累累,竟私下與加害者家屬談妥和解金5000萬韓幣,並強迫女學生和解後捲款而逃。而崔姓女學生因長期受到外界輿論抨擊,壓力之大患上憂鬱症,曾多次試圖自殺,最後在2005年時,崔母帶著女兒與兩位姐妹前往首爾生活,並長期接受精神科治療。

      整起事件爆發後,引起南韓社會一片譁然,不僅對加害者的行徑相當憤怒,對於警方的處理方式以及態度更是不滿,儘管事後警察署長曾針對此事出面道歉,仍難平社會大眾怒火。

      這起「密陽女子中學生集體性侵事件」也在2014年被改編為電影播映,就是這部《青春勿語》,而電影海報上的一行「我真的沒有做錯事」標語,正是對該起事件的經過與判決結果的控訴。

      《青春勿語》劇情概要

      《青春勿語》曾在2014年金馬影展播映,由韓國女星千玗嬉主演,李銖真導演執導的作品,講述中學生「韓恭珠」與友人「華玉」遭受性霸凌一事,華玉更因此懷孕而輕生,而恭珠的學校為避嫌,則是把恭珠轉至其他縣市的學校就讀。面對父親長期酗酒且負債,滿心只為錢且絲毫沒打算替自己遇害一事發聲,母親又改嫁他人遠離自己身邊還拜託恭珠不要去找她,就連做筆錄時還被員警各種言語洗臉與羞辱,生無可戀的恭珠唯一的依靠僅剩原學校的導師,所幸導師將恭珠接住了,並帶在身邊,給予恭珠許多生活上的幫助,讓恭珠終於再次展開新的生活。

      然而恭珠並未因此否極泰來,貪得無厭的父親在金錢利誘之下,半哄半騙地要求恭珠簽下和解書,並在拿到所有的和解金後捲款而逃;好不容易生活暫時得到一點喘息空間的恭珠,卻因新朋友好心將其唱歌的影片上傳至網路,被其他加害者家屬看見,竟追到恭珠學校要求她簽下和解書釋放他們的寶貝兒子,學校得知恭豬所經歷的事情後,則要求她暫時不要到學校,深怕學校名譽受到影響,在各方壓力脅迫之下,恭珠不得不再次逃離⋯⋯

      「轉學後」畫面清新柔和,對比「轉學前」案發沈重的故事內幕

      導演李銖真以韓恭珠轉學前後的生活畫面穿插來鋪陳整部電影,畫面的對比感也相當鮮明:轉學後的畫面多以明亮的色彩以及清新的場景呈現,搭配柔和的燈光效果,營造溫暖氛圍;然而當畫面切換到轉學前與事發當下時,明顯能感受到畫面之黯淡,氛圍也變得更為凝重,透過畫面呈現的對比,不必直指,就能感受到恭珠的心境轉折。

      有苦說不出,那些「被無聲」的過往無人知曉

      事發過後為了重新「正常地」生活,恭珠不敢主動提起被性侵的過去,身邊的長輩也勸她低調生活就好,讓恭珠在內心築起一道高牆封閉自我,直到轉學後遇見新同學,對音樂懷有同樣的熱忱,才漸漸願意再展笑顏,卻始終不敢提起這段不為人知的秘密,而後朋友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將恭珠唱歌的影片上傳至網路,讓曾經對恭珠上下其手的多位男學生家長得知她的現況後再次找上門,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悠揚阿卡貝拉之聲,唱響女孩內心黑暗

      恭珠是一個熱愛音樂與歌唱的女孩,在本片也出現不少恭珠自彈自唱的片段,同時也以阿卡貝拉作為配樂,營造悠揚的清新氛圍。對恭珠而言,音樂是她僅存的救贖,然而清新的嗓音中,卻帶著濃濃的哀傷,就像是無法直言表達恐懼與不安,只能隱晦地透過歌聲闡述內心的無奈與黑暗。透過如此對比,也稱份讓觀影者感受到女孩獨自承受那濃濃的惆悵。

      平淡寫實的劇情,諷刺真正的現實殘酷

      《青春勿語》導演並沒有採用緊湊的故事情節或利用驚人的視覺效果來呈現整部片,反倒是透過慢慢的鋪陳以及交錯的時間軸,讓觀眾慢慢領會女孩的處境為何,從柔和的畫面與恭珠有意無意散發出的哀傷神情中,感受到事件主角內心所有的掙扎與苦痛,看到最後心底像是被沈甸甸的石頭給壓著,久久無法平復。

      開放式結局劃下句點,最終處境無人知曉

      結尾畫面中,導演以恭珠一躍而下的開放式結局,讓觀眾自行想像恭珠最後的處境也相當耐人尋味。躍身而下後迎來的歡呼聲,究竟是表達恭珠終於不必在人世間繼續承受更多的苦痛,還是被救活以後朋友們的歡呼聲,我們無從得知正確答案為何,鏡頭前的我們,僅能暗自期盼著恭珠最後能獲得解脫與救贖。

      「為什麼應該接受道歉的我,卻得一直逃呢?」

      不論是《無聲》或是《青春勿語》,我們都能從中發現選擇離開的往往是受害者,且多半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遠離現況,這也反映了恭珠在片中所言:「為什麼應該接受道歉的我,卻得一直逃呢?」現實總是比電影殘酷上百倍,被害者的弱勢逼得他們不得不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決定,如果我們能藉由電影的呈現,更關注這些社會議題,或許就能有機會讓受害者能有機會被這個社會給接住,不必再有多餘的懼怕。

      從《青春勿語》到《無聲》,我們都能感受到導演希望透過電影喚起大眾對「校園性暴力」相關議題的重視,同時也藉由群眾的關注與輿論力量,敦促政府重視相關的社會案件。事隔多年,想起這一件又一見的沉痛案例至今仍存在於社會,不免讓人感到心痛。但願由《無聲》發酵的能量能持續下去,由你我共同監督社會運作,期盼社會上不再出現新的受害者,更不要再有被害者「被無聲」甚至「被消失」的狀況再度發生。

      延伸閱讀: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