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LIVE】指揮中心公布新增75例COVID-19本土病例,新增20例死亡

疫情專區
By OPEN NEWS開新聞
發布時間:2021-06-21 13:55:22

2021/6/21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24小時最熱

    【即時字幕】2021/6/21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影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YouTube頻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75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0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5例本土病例,為35例男性、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8日至6月20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8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桃園市5例,苗栗縣3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5例中,15例為已知感染源;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4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日至6月20日。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19日累計公布12,697位確診個案中,已有7,534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59.3%。

    指揮中心統計,累計1,077,41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61,624例排除),其中14,080例確診,分別為1,165例境外移入,12,86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累計56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56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89例、臺北市221例、基隆市18例、桃園市15例、彰化縣8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7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指揮中心 陳時中 疫苗 OPEN! News開新聞

    最新消息

    北農4千人打疫苗?陳時中:不反對

    疫情專區
    NOWnews
    發布時間:2021-06-21 23:52:08

    針對北農爆發群聚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傾向要針對北農相關4000人施打疫苗,為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指出,不反對,對於熱區都有加發疫苗,但要提醒打疫苗是預防,不是治療的藥物,因為疫苗要施打後兩週到四週才有保護力,但確實可以讓大家安心過一段時間。

    24小時最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指出,針對北農4000人施打疫苗,他不反對,也會對北市加發疫苗相信會做妥適的分配,但是要提醒打疫苗是預防,產生效果至少要兩週到四週才有保護力,它不是治療的藥物,不能拿來現階段控制疫情,但施打疫苗確實可以讓大家安心過一段時間,對疫情有幫助。

      但陳時中認為,還是要篩檢匡列相關疫調,這部分一定要確實落實,尤其也成立前進指揮所,今早有看到相關作為都已經開始,北市醫療資源也最豐富,相信他們會妥善處理這件事情。

      陳時中強調,昨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與兩位防疫醫師都有跟北市府討論、交換意見,最後決定北市設前進指揮所,北市醫療資源公衛能力在台灣數一數二,中央跟地方維持高度合作,相信情況會越來越好。

      另外他也希望北農市場未來能盡快進入安全區域,畢竟人民以食為天,市場停頓會造成很多問題,認為在裡面根據實際需要,有必要降載也要做,比如建議減少一天交易,讓群聚情況變少,但他尊重現在北市府的判斷,相信都會做最好的安排。

      而媒體詢問,有沒有機會提前解封?陳時中表示,整體疫情是穩定中朝向比較好方向前進,但還是要靠所謂公共衛生相關防疫一定要確實持續落實,而各部會也有一直在評估,但現階段對於何時解封不多做預測,現在就是先顧好,一切防疫先顧好再說。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疫苗 北農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