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在家體重大增?減重醫:這3狀態是主因,「早中晚各一次深蹲」等3建議必做

愛健康
By 妞新聞
發布時間:2021-07-14 15:35:00

防疫宅在家少出門,不但壓力大,心情也很差,就想儘快衝向澱粉食物,無論是麵包、泡麵、包子等都來者不拒。雖然囫圇吞下這一些澱粉食物,似乎心情馬上轉好,但是,減重專家提醒,小心攝取過多高油脂、高糖,不但在肚子裡消化時間花很長,原本能藉由吃這些碳水化合物食物補充讓人開心的「血清素」的產生變得更久,也可能會形成脂肪囤積在腹部。如何「抗疫又抗胖」呢?建議做有氧運動、無氧運動,以及注意飲食要訣,才能避免肥胖上身

24小時最熱

    Source:unsplash

    為什麼壓力大、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就想衝向澱粉食物或垃圾食物呢?因為,攝取碳水化合物後會產生「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控制食慾的關鍵,也能調節情緒與壓力,甚至能讓人快樂。一般人愛吃的澱粉食物正是碳水化合物家族一員,澱粉食物包括,馬鈴薯、麵包、米飯、麥片、薏仁、早餐穀片、小米、黑麥等穀類,以及豆類也是澱粉類食物

    至於,遇到壓力大時,也會讓身體分泌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當皮質醇開始升高,就會驅使趨使我們自然產生想吃垃圾食物的慾望,例如炸薯條、洋芋片等,一旦不知不覺攝取過多高油脂、高鹽、高糖的食物,就容易導致肥胖、血糖上升,甚至血壓飆高,長期下來,隱藏三高風險,肥胖更是甩不掉!

    如何「抗疫又抗胖」呢?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表示,除了飲食要忌口,還有運動也不可少。防疫期間限制一些人群聚集的空間及聚會,最先反映到生活層面就是活動量急速下降,因為無法出門到健身房及運動中心消耗過多的熱量,因此,許多人已經發現體重急速上升,這也迅速反應在一般的減肥門診中。因為最近求診者都在抱怨暴肥的無奈,真實案例確實有增加的趨勢,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種:

    1.活動量變少

    Source:unsplash

    平常要外出上班,多少都會走一段路,消耗熱量。但是,現在宅在家採用視訊網路辦公,活動量至少減低了20%,這也連帶使身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就容易使熱量囤積而變肥胖。

    2.進食的量增加

    Source:unsplash

    從病人的飲食流量表分析,在這段居家上班的時間內,攝取的熱量平均比平時多了25%左右,而且又以偏好吃澱粉類食物,例如,蛋糕、餅乾、零食及速食類居多。

    3.壓力指數增加

    許多人每天看到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除了有恐懼、憂慮及失眠等症狀外,也有人害怕經濟方面如失業的問題,更有許多人有「恐疫症候群」,深怕自己也會被感染。而為了紓解這些壓力,就會藉著不斷的攝食來減輕壓力,尤其是澱粉性的食物增加了許多。

    如何在抗疫期間做好體重的控制,劉伯恩醫師表示,有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室內規律的有氧運動習慣

    Source:unsplash

    許多人在家上班上課,都是坐在電腦前,一坐就是數個小時,完全沒有任何活動的習慣。因此,建議每1小時最好有10分鐘做肢體活動的動作,如墊腳縮腹再深呼吸的動作,一則可以防止缺氧,再來也可以鍛練腹部的肌肉,達到瘦小腹的目標。

    2.早中晚可以做一次深蹲動作

    Source:unsplash

    深蹲這項目運動,比較屬於無氧運動,但卻可以增強下半身的肌肉,更對於肌少症的預防有正面的幫助。

    3.飲食儘量避免過多的澱粉類及油脂類食物

    因許多上班族在居家上班期間都是用外送方式訂食,分析其內容大部分都是高油、高脂、高糖分居多,建議儘量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及蛋白質食物,如此既可減少熱量的攝取,增加飽足感的程度,並可有增強免疫力的正面效果。

    劉伯恩醫師最後提醒,防疫期間要保持良好的身材與良好的免疫力,保持樂觀快樂的心境及充足的睡眠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妨藉著這段休息的時間,放慢自己的腳步,對於身心靈健康的保養,應該具有意想不道的正面收穫。

    愛吃精緻澱粉,害胰島素風暴纏身?聰明吃這些低升糖食物、留意食物烹煮可改善

    吃香蕉助減肥是真的嗎?營養師:選擇這個顏色香蕉,抗性澱粉多容易有飽足感

    他每天喝乳清蛋白減肥,亂吃高蛋白不吃澱粉…竟釀慢性腎功能障礙

    妞新聞 深蹲

    最新消息

    你登記疫苗了嗎? 疫苗預約平台操作常見問答集懶人包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07-14 16:35:07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13)日上午疫苗預約平台開放18歲以上民眾可以上網進行意願登記,瞬間湧入大量登記資訊量,系統一度「當機」導致無法正常運作。截至下午17:00為止,第3輪意願登記,全國意願登記完成總人數達到4,852,553人。

    24小時最熱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登記AZ疫苗人數有63,310人,占總登記人數1.30%;而登記莫德納疫苗的人數達到3,098,106人,占總登記人數63.84%。另外,同時登記AZ疫苗與莫德納疫苗皆可的人數總計1,691,137人,占總登記人數34.85%。其中,7月11日下午14:00後,重新選擇AZ疫苗人數有288,452人。



      有關公費新冠疫苗預約平台系統操作,民眾常見問題有哪些?CDC網站特別整理出問答集,供民眾參考如下:


      Q1:試辦期間若台灣本島地區民眾也進行意願登記,試辦期過後是否還需2次進行意願登記?


      A1:不需重新登記,意願登記只要登記過1次待接獲簡訊通知,即可於預約接種登記期間進行預約登記。


      Q2:意願登記成功後,符合資格會以簡訊通知,手機號碼輸入錯誤該如何修改?


      A2:手機輸入錯誤,於開放意願登記期間皆可重新修改。


      Q3:已施打第1劑,第2劑也可以先進行意願登記嗎?


      A3:可以,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將於預約當期之施打期間結束後,隔日開放意願登記。


      Q4:可以重複進行意願登記嗎?


      A4:若已完成意願登記成功,再次登記則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會顯示上一次意願登記結果供確認。


      Q5:如何查詢之前的意願登記結果?


      A5:請您直接點意願登記輸入身分驗證資料,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會顯示上一次意願登記結果。


      Q6:使用意願登記查詢,出現「您符合預約資格,將暫停您"意願登記"登記功能。」的訊息?


      A6:此訊息表示您符合預約接種登記資格,需要等到當期之施打期間結束隔天,才可再次更改意願登記。若您未進行預約接種登記者,需等到該期預約接種登記時程結束後,才可再次更改意願登記。



      Q7:請問公費疫苗預約簡訊通知內容?


      A7:[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通知]您的登記序號:0000000000,請於0/0~0/0至本平台選擇接種站及時段,進行預約接種。



      Q8: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有哪幾種身分認證方式?


      A8:公費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有兩種方式:
      1)健保卡+註冊密碼
      2)健保快易通APP+驗證碼(無讀卡機請使用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


      Q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有哪幾種預約管道?


      A9:提供4種管道:
      1)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
      2)健保快易通APP
      3)攜帶健保卡前往藥局或各縣市衛生所預約
      4)攜帶健保卡前往4大超商使用kiosk機預約


      Q10:手機誤植該如何修改?


      A10:請您點選取消預約後,重新進行預約接種登記。


      Q11:預約接種登記成功,忘記列印預約記錄該怎麼辦?


      A11:您可以利用簡易查詢功能,輸入身分證號、手機號碼後3碼及圖形驗證碼,即可查詢預約接種記錄,查詢後可利用列印功能列印預約記錄,也可使用手機拍照。


      Q12:系統可以查詢預約記錄嗎?


      A12:可以,您可以利用簡易查詢功能,輸入身分證號、手機號碼後3碼及圖形驗證碼,即可查詢預約接種記錄。


      Q13:請問選擇施打站要如何看到施打站詳細地址?


      A13:選擇施打站後,主畫面會顯示施打站詳細地址。


      Q14:為何選擇日期/時段卻出現「額滿」?


      A14:表示該日期/時段預約人數已額滿,請您改選擇其它日期/時段,謝謝!



      Q15:已預約但發現日期/時段有誤,可以修改嗎?


      A15:當您預約成功後發現日期/時段有誤,可於當期開放預約期間內,於系統點選取消預約功能,取消疫苗預約後於開放預約期間內皆可重新預約。



      Q16:已預約登記成功但忘記去施打疫苗,是否會再次發送簡訊提醒可再次預約登記?


      A16:系統會於每一輪意願登記截止後,發送簡訊給當期可預約接種的民眾,請您依簡訊通知於開放預約接種登記期間重新預約。


      Q17:可以選擇非意願登記之其它區域施打站嗎?


      A17:不行,僅能選擇意願登記時所選擇之區域,若想更改選擇其它區域,請於意願開放登記期間修改接種區域。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人不打AZ給年輕人打! 疫苗意願開放18歲以上登記
      ▸接種莫德納疫苗打針處可吸金屬物 真能成「萬磁王」?

      NOW健康 疫苗預約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