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09-02 20:00:00

【NOW健康 陳如頤/高雄報導】80歲的陳阿嬤(化名),本身患有慢性C型肝炎,因無症狀便未定期追蹤。數個月前,陳阿嬤腹部不適前往社區醫院檢查,不幸確診為肝癌晚期,爾後轉診至高醫附醫接受治療照護。

24小時最熱


    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發佈資料,台灣肝癌患者55%為B型肝炎患者,30%為C型肝炎慢性感染患者,5%為同時存有B型和C型肝炎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暨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余明隆教授表示,慢性C型肝炎病患首次診斷肝癌的年齡約為65歲,相較於B型肝炎的55歲硬生生高出一截,且預期未來會更往後延;治療時更須考慮高齡長者對癌症治療的承受度。以人口超高齡化的日本為例,肝癌便是由C型肝炎引發居多,平均年齡落在75至80歲。有鑑於此,人口快速高齡化的台灣應更加重視老年肝癌患者的治療策略。


    年長肝癌患者大多難動刀 新興標靶藥物已有健保給付


    以陳阿嬤的狀況為例,余明隆教授評估因年紀較大,不適合手術等侵襲性治療,因此先採用抗病毒藥物治療C型肝炎,穩定肝臟功能,再服用健保給付的新興一線標靶藥物。目前未出現手足皮膚反應,也無其他明顯副作用。陳阿嬤及家屬積極遵循醫囑治療,病情穩定控制中。


    余明隆教授補充說明,不適合開刀切除腫瘤的肝癌患者大致上有兩大類:(1)75歲以上的肝癌、(2)肝癌中、晚期。年長患者通常共病症較多、病史較長,常併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等,身體比較脆弱,不適合動刀。但這些患者仍有許多治療選擇,像是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不應輕易放棄。


    余明隆教授提到,精準治療已經是醫學趨勢,如前述陳阿嬤所使用的新興一線標靶藥物,僅需每天口服一次,治療反應較佳且臨床發現副作用發生率也低,適合年長肝癌病患。其機轉與傳統標靶藥物不同,可抑制腫瘤血管新生,等同於阻斷腫瘤的「營養補給線」,更可同時抑制腫瘤細胞增生,可謂「雙重抑制機轉」。研究發現,這種新興標靶藥物可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 OS)(*)大於一年,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及疾病無惡化時間(time to progression, TTP)(***)皆超過半年以上,可望提高病患生活品質。


    四成C肝帶原者竟不自知 醫籲免費受檢降肝癌風險


    余明隆教授特別提醒,C型肝炎潛在患者甚多,有近四成C型肝炎帶原者不自知也未曾受檢。據國健署統計,C型肝炎病毒感染會有七成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至5%會發生肝癌。為此,政府提供45歲至79歲民眾一次免費B型、C型肝炎的抽血檢驗,余明隆教授呼籲民眾可多加利用,定期追蹤,以減低肝癌罹患風險。


    最後,余明隆教授提醒肝癌高風險族群(如:一等或二等親中有肝癌患者、肝硬化、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等)應定期接受肝癌篩檢,以利及早治療。倘若不幸罹患肝癌晚期,即使是高齡者,只要配合醫囑積極治療,仍有機會與陳阿嬤相同,藉由合適的療法讓病情獲得理想控制!


    *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 OS),指開始用藥到死亡的時間。
    **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指開始用藥到疾病惡化或死亡的時間。
    ***疾病無惡化時間(time to progression, TTP),指開始用藥到疾病惡化的時間,但不包含死亡案例。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上班族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引來代謝異常大有人在
    ▸每天飲食含糖量超標 可能引發腦功能退化增失智症風險

    NOW健康 肝癌 C肝

    最新消息

    吃銀杏補腦真有用? 健忘可能是失智前兆早發現早預防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09-02 22:15:00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老是忘東忘西,常聽到「該吃銀杏補腦!」的調侃,這也側面說明「銀杏補腦」的說法深入人心。但避免腦力退化,吃銀杏是否真有用?隨著人口高齡化,如何長保頭腦清明,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而談到腦力衰退,得先澄清「健忘」和「失智」是兩回事。

    24小時最熱


      台南奇盛診所主治醫師陳之盛表示,一般年過40記憶力便開始衰退,可能會自覺健忘,需要設定手機行事曆提醒待辦事項,容易發生「健忘」的情形,但並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然而,「失智症卻會造成認知和生活功能減退,甚至伴隨憂鬱、妄想等精神行為問題。」陳之盛醫師強調,這和「健忘」完全不同,病人甚至會無中生有,比如剛吃飽卻抱怨家人不給飯吃,最後可能生活無法自理,完全需要他人照顧。


      臨床上失智症患者以阿茲海默症最多,將近6成,無法有效治療,症狀會愈來愈惡化;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例如中風或腦炎後遺症、頭部外傷等,陳之盛醫師說明,這類型患者若能有效控制病因,失智症狀可穩定,不一定會惡化。而近幾年臨床觀察注意到合併血管病變的混合型失智,尤其年齡愈大,混合型失智機率愈高,因此醫界也在探討若能改善腦部血循,是否有助改善、延緩病情惡化。


      促進腦部血循 真能改善記憶力?


      談到促進末梢血循,人們經常提到「銀杏葉萃取物」,研究顯示具有促進血管擴張,增加腦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同時含有大量抗氧化作用的黃酮體,可預防體內自由基形成,並保護神經元細胞及周圍組織。因此被期待有助腦部血循、增進腦細胞健康。但當前醫學研究及臨床表現是否足以支持用銀杏葉萃取物改善腦部血循,達到預防失智的作用?


      陳之盛醫師提到,1997年美國紐約醫學中心公布一項針對309名失智症者服用銀杏葉萃取物的追蹤研究發現,有助改善記憶力,且病情惡化速度比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病患要慢上6個月。2000年《美國藥學期刊》發表一篇研究肯定銀杏葉可改善與老化相關的記憶衰退。


      陳之盛醫師補充說明,「總體而言,現有證據顯示每天大於200毫克、持續超過22周可能比較有效,雖然證據並不充份,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接受銀杏葉萃取物治療後有所改善。」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藥物或保健食品可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記憶力,甚至治療失智症,只能症狀治療,無法逆轉病情。然而對於腦部血管病變導致記憶力損傷的患者,有機會以藥品級銀杏葉萃取物治療改善。最重要是銀杏葉萃取物己有多年臨床應用經驗,只要在醫師建議下使用,避免藥物(如抗凝血劑等)交互作用,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很多病人早有預兆 可惜卻未及時發現


      陳之盛醫師進一步表示,有研究追蹤失智症患者發現,其中4分之1在診斷的6年前已有錯過繳卡費、貸款等財務信用問題,如果家中長輩出現類似情況,家人要及時意識到可能潛在的失智風險,提早預防,盡可能延緩病情惡化。曾有位67歲男性患者,因記性變差、頭暈等症狀求診,經腦部超音波、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患者有輕微腦萎縮,經簡易神智記憶力測驗分數為25分(正常應為29至30分,24以下則診斷為失智)。


      陳之盛醫師解釋,大部分失智患者短期記憶缺失,長期記憶還可以,這個病人判斷為血管性失智症,經醫師處方藥品級銀杏葉萃取物,3個月後症狀改善,頭不暈、走路較穩定,簡易神智記憶力測驗結果也提升到28分。


      坊間「銀杏」保健品琳琅滿目 選對品牌才有保障


      在討論「銀杏促血循」的作用時,值得注意的是其有效成分來自銀杏葉中的獨特萃取物,在台灣屬於藥品而非一般保健食品,而在許多國家卻列為一般保健品,隨著網路發達,代購國外保健品方便快速,一般民眾卻很難分辨品質優劣。


      陳之盛醫師提醒民眾,坊間許多主打「銀杏功效」的保健品琳琅滿目,其實是不合標準、甚至根本未含有銀杏葉萃取物有效成分,更糟糕的是還含有可能產生頭痛、腸胃不適等副作用的銀杏酸成分!所以民眾若是以預防保健為目的,應慎選品牌,找較知名的大廠牌子比較有保障,同時建議服用前應諮詢醫師、藥師意見。(文/徐文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兄弟象前總教練王光輝肝癌病逝 肝癌5大症狀不可輕忽
      ▸濾藍光眼鏡真能護眼? 減少3C使用時間才是根本方法

      NOW健康 失智 銀杏 補腦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