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戴好戴滿成豆花臉受災戶? 搶救口罩痘痘肌全攻略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0-09 19:30:00

【NOW健康 賴以玲/台南報導】15歲的花花(化名)是個愛漂亮的女學生,每天面對課業與升學壓力,臉上的痘痘本來就常常斷斷續續的長出來,疫情後,在學校長時間悶熱環境下戴口罩更是讓她的痘痘肌一發不可收拾……

24小時最熱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近來因新冠 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戴口罩成了全民運動與日常必備防護措施,因為口罩悶熱、摩擦與更加油膩的肌膚,讓許多痘痘肌族群臉上的痘痘一發不可收拾。由於痘痘是常見的皮膚問題,常常會被忽略治療的重要性,自己使用不適當的偏方或藥物塗抹、接受不適當的美療(做臉)、擠痘等刺激,不只加重痘痘情形,更在疫情逐漸好轉後留下滿臉難以抹滅的疤痕,反而羞於拿下口罩見人。


    透氣、清潔、清爽保養 疫情期間抗痘別偷懶


    青春痘(也稱為痤瘡)是最惱人也是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在12至25歲的人中,有高達85%的人有不同程度痤瘡的困擾;大部分的人在年紀增長後會逐漸改善,但仍有部分的人深受其困擾。


    通常導致痘痘惡化的原因包括:長時間的佩戴口罩、賀爾蒙變化、不適當或過度的美療及擠痘以及使用不適當的保養產品,且高升糖指數食物(如精製的澱粉類食物,白飯、糯米飯、白吐司或白麵包等,還有高糖分甜食)、低脂牛奶、乳清蛋白等,都有文獻提到會加重惡化痘痘情形。另外,壓力、熬夜、失眠也都會造成痘痘惡化。鄭百珊提醒,疫情期間為防止痘痘惡化,可以透過以下3項作法改善口罩痘:


    1.長時間戴口罩要找機會讓臉部皮膚透氣:防止口罩痘惡化最根本最直接的方式是避免長時間帶口罩;但礙於工作、環境等,許多人還是必須長時間戴口罩工作,盡量可以一兩個小時就藉著休息、喝杯水的時間,拿掉口罩好好透透氣,也順便讓口罩內水氣及溫度下降。


    2.做好臉部清潔工作,但不要過度清潔:臉上的髒汙、油垢、皮脂、汗水及彩妝等常常在口罩悶熱一整天後,全部混在一起,除了早晚洗臉外,最好中午休息時也找時間洗把臉,減低臉部皮膚負擔,但千萬也別因清潔過度,導致皮膚表面油水失衡的肌膚大反彈。


    3.使用清爽的保養品及彩妝:外出前擦的保養品最好選擇清爽的質地,像是凝露、凝膠、清爽型乳液,避開高滋潤型的質地,可以避免戴口罩時,外在油脂加上悶熱皮膚累積的油脂而造成毛囊阻塞,導致長痘痘情形。


    蟹足腫、紅痘疤、凹痘疤 留下難以抹滅痕跡


    痘痘的治療不只從清潔、保養、飲食等日常生活著手,專業皮膚科醫師對肌膚狀況的評估與治療的介入更是重要。鄭百珊表示,通常依個人痘痘不同的嚴重程度醫師會評估建議不同程度的治療或美療。


    藥物方面可分為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常使用的外用藥膏如外用抗生素(Clindamycin, erythromycin)、過氧化苯甲醯(Benzoyl peroxide)、外用A酸(topical retinoids)、杜鵑花酸(Azeleic cid)、硫磺。口服藥物則包含抗生素(四環黴素衍生物)、A酸(Isotretinoin)及賀爾蒙療法。


    鄭百珊指出,痘痘是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也是病人最常憑藉個人經驗或網路資訊而亂處理的疾病,如果沒有盡早接受治療,嚴重的痤瘡往往會在臉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例如蟹足腫、紅色痘疤、凹痘疤;因此,早期接受專業的治療,才能讓青春不留疤!


    雖然現在隨著雷射治療的進步已經可以挽救部分嚴重痤瘡後造成的惱人痘疤,但是過於嚴重的痘疤一旦形成,即使經過漫長的治療可以改善,還是難恢復到原本無暇的皮膚,因此還是強調能早期治療痘痘、預防痘疤產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外景主持人最怕紫外線!陳俋塵公開肌膚防曬保養秘訣
    ▸新冠死亡個案9成有慢性病史 「i顧健康」落實三高控制

    NOWnews今日新聞 口罩

    最新消息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40+女性憂鬱風險比男性高?4重點解析,「幸福 U 型谷」表明中年擁有最低的幸福感?

    愛健康
    Bella儂儂
    發布時間:2021-10-10 10:15:00

    「中年危機」似乎像生老病死一樣,被描繪成人類必經的某種生命過程。你正處於面臨危機的年紀嗎?或者非該年紀的你,曾經從某個長輩身上看見、或曾觀賞過以此為主題的影視媒體或文學作品。究竟「中年危機」是否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據說人在一生會經歷所謂的「幸福 U 型谷」, 在 40 多歲會有最低的幸福感?女性的憂鬱風險又會比男性高?怎麼一回事,4 個重點帶你了解。

    24小時最熱

      延伸閱讀:邁向中年,要愈活愈自由!40 歲以後一定要懂的 7 種人生智慧

      1. 中年危機是什麼?

      source:Ryoji Iwata@Unsplash

      「中年」的定義通常為 45 - 65 歲,而「中年危機」一詞是由加拿大裔心理學家 Elliott Jaques 於 1965 年所創造,該現象被描述為一個人隨著年紀增長,會「發現」自己前半生充滿悔恨、目前的生活毫無價值,且後半生正步入無可避免的死亡當中,因而產生強烈的焦慮與憂鬱,渴望年輕或迫使自己對當下生活作出重大改變。男女都有各自的中年危機刻板印象,如男性會買一輛自己夢想中的紅色跑車或找一個比自己年輕許多的情人;女性則很少打扮,會在某天送孩子去上大學後莫名地因空虛無助而掉眼淚。

      延伸閱讀:【封面人物】即將40歲的國際巨星小S老實說:「幾個月前我情緒低落,陷入中年危機!」

      2.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

      source:Anna Dziubinska@Unsplash

      但事實是,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定義上的「中年危機」,一項 2004 年的研究調查顯示只有10-20% 的人體驗過中年危機。大部分專家也認為中年危機是一種由社會價值觀、媒體推波助瀾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迷思,好像「年齡到了」就該去經歷一下。儘管無科學證據能支持中年危機,但在 45 - 65 的年齡,我們的生命確實很容易發生一些重大改變,例如身體健康不如以往、事業停滯、失去婚姻、父母生病、孩子離家等,這些壓力與焦慮與失落,都會使人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我們也該注意別落入中年危機的二元對立性別刻板印象裡,地球上各種各樣的人會在不同年齡,面臨不同的危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延伸閱讀:【克編雜記】35歲後想法改變很難?奧斯卡影后凱特溫絲蕾:「Just do it!」做就對了!

      3. 人類的幸福感是一座「U 型谷」?

      source:Clémence Bergougnoux@Unsplash

      雖說中年危機被認為屬於迷思,部分橫向研究卻發現所謂「幸福 U 型谷」的存在。2010 年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人類的幸福感會在青少年的晚期開始下降,在 40 多歲時來到低谷,然後在 50 多歲時重新開始上升,且這樣的「幸福 U 型谷」在高收入國家更為普遍;針對個人的縱向研究則顯示,中年人的幸福感較高且穩定,情緒體驗(emotional experience)會呈現上升趨勢。真的有那麼一座幸福的 U 型谷嗎?恐怕要自問正值這個歲數的你是否感到幸福、以前的你是否幸福、之後的你能不能仍然幸福,才是重要答案。

      延伸閱讀:40+減肥怎麼做?4重點脫離瓶頸,「重訓」比慢跑更有效,失眠問題也與肥胖有關!

      4. 女性有比男性更大的「危機風險」?

      source:Artem Beliaikin@Unsplash

      根據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網站的資料指出,107 年的憂鬱症患者中,45 至 64 歲有 16 萬 4427人,相當於每三位憂鬱症患者,就有一人是 45 至 64 歲,而女性又是男性的兩倍;在任何年齡和性別中,美國也是以 40 至 59 歲的女性患憂鬱症的比率最高(12.3%)。若「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女性被認為擁有比男性更大的危機,這與社會角色、更年期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有關。又若真的陷入危機,希望你能記住,所有人都在變老,變老代表我們的生命還未結束;你對自己「中年的看法」可能更多是來自於社會眼光對中年的僵化的看法,你完全不必這樣看自己。是人,都有自己的 U 型谷得走過一回,偶爾向下偶爾向上;有憂鬱症的傾向,也請積極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延伸閱讀:更年期飲食4大建議!補充「味噌」可改善潮熱症狀、40+女性要回春試試「芭樂」

      參考資料:healthline"Midlife Crisis or Midlife Myth? What to Know About Going ‘Over the Hill’"Written by Crystal Raypole、NCBI"Midlife in the 2020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by Frank J. Infurna, Denis Gerstorf, and Margie E. Lachman(Am Psychol. 2020 May-Jun)、財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台灣憂鬱症就醫現狀與問題〉

      Bella儂儂 憂鬱 中年危機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