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確診女性4成拒生育 醫:確診者也能生下健康寶寶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1-23 01:15:00

【NOW健康葉立斌/台北報導】在各界共同推動愛滋防治的努力下,已連續3年愛滋新診斷個案數每年下降12%至20%。在大眾長期聚焦男性感染者困境的同時,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近5年統計顯示,台灣女性愛滋感染者每年仍以近3%比例增加。截至今(2021)年9月共累積2,152位,占總感染數的5.13%,女性感染者的健康狀況,不僅長期遭受忽視;社會與家庭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汙名化,使得女性長期陷入沉重精神壓力、自我懷疑與不公對待。

24小時最熱


    女性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 高達4成女性因感染者身分造成生活困擾


    今(2021)年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發起「女性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進一步了解女性感染者於確診前後的健康、生育、生活與就醫狀況。調查顯示,高達4成女性因感染者身分造成生活困擾、超過1成5曾遭受肢體或語言的暴力對待。


    桃園醫院首次與哥倫比亞籍藝術家──畢七月(J Triangular)、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及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合作,以女性培力觀點發起《The Women’s Video Support Project女性錄像互助計畫》,邀請3位女性感染者透過影像細膩闡述自身故事,共同剪輯成《Hope Drops滴水希望》將在12月1日「世界愛滋日」當天,代表亞洲於全球一百間美術館中放映展出。期待全球民眾看見女性愛滋感染者的艱辛處境、情緒掙扎與感性訴求,給予更多關懷、體諒與鼓勵,用「愛」建立起友善、溫暖的對話。


    每5至6位女性帶原者 有1位求助身心科


    愛滋過去多著重於特定族群的衛教宣導,間接影響大眾對愛滋感染的印象,使得許多人在日常中忽略自身「性」健康,暴露於高感染風險情況下。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本次針對女性愛滋感染者的生活調查即發現,近8成(79.2%)女性個案於感染確診前從未做過HIV篩檢;同時,有超過12%的人因愛滋發病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求診後才被告知確診感染。


    鄭健禹進一步分析,社會性觀念保守,愛滋又與其連結強烈,使得女性感染者經常被貼上「性生活混亂」、「不檢點」等負面標籤,甚至被懷疑為性工作者,承受龐大的社會偏見與誤解。從調查中即發現,高達4成(40.3%)的人因感染者身份造成生活上困擾、近2成(19.4%)的人為此至身心科就醫、近3成(27.8%)的人曾因感染者身分就醫被拒或遭歧視對待,甚至16.9%的人因HIV感染的汙名而被人以肢體或語言的暴力對待。


    只要達到「U=U」女性帶原者也能產下健康孩子


    鄭健禹指出,超過4成(43%)的女性感染者因為感染HIV不願意懷孕生 育。同時,女性感染者除了關注自己健康外,也更加擔憂、在意他人的健康受到自己影響,半數以上(65.3%)的人擔心自己把病毒傳染給另一半。


    近年國際大力倡導的「U=U」(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概念,透過國際大型研究證實,感染者只要穩定服藥至血中測不到病毒,即使有無套性行為也不具傳染力,感染者也可以懷孕生子,享受良好健康的生活品質及美滿的家庭生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小雪來了!慢性病族群做好保暖準備 避免成低溫受災戶

    NOW健康

    最新消息

    能站就別坐! 久坐不但對健康有害更有可能越坐越憂鬱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1-23 08:00:00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受到COVID-19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已經習慣以居家上班取代通勤,或是以觀看Netflix取代到健身房運動,美國人坐著的時間比以往更長,然而1項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iatry》的新研究顯示,久坐可能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

    24小時最熱


      因疫情活動量銳減 更容易感到沮喪和孤獨


      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者Jacob Meyer指出,COVID-19不僅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更使我們以許多無法預測的方式來做事。他領導了2項研究,研究主題為了解疫情期間久坐、不活動,是如何影響人類思考、感受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2項研究對全美3000多人進行調查,第1個研究發現在疫情流行之前,每周進行2.5至5個小時中等至劇烈運動的受訪者,在因為疫情相關限制生效之後,平均活動量下降了32%。


      根據去年發表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上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人表示自己感到更加沮喪、焦慮和孤獨。後續研究指出,同樣一批參與者在2020年4月至6月期間,每周填寫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已經有所改善。


      抓準時機站起來動一動 打破長時間久坐的循環


      運動機能學助理教授兼健康與運動實驗室主任Meyer表示,人們雖然適應了疫情流行期間的生活,但對於長時間久坐的人來說,他們的憂鬱症狀不會像其他人一樣恢復。


      Meyer說,久坐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並不能直接證明久坐會導致憂鬱,但卻顯示憂鬱的人久坐時間更長,或者久坐時間長的人會變得更加憂鬱,然而,目前還需要繼續進行更多的調查。


      Meyer建議,無論如何都要透過起立和移動,來打破長時間久坐的循環,如果你不是在辦公室辦公,不需要走去參加面對面的會議,仍然可以透過使用Zoom通話前後的零碎時間,走一小段路來打破久坐的狀況。另外,如果因為疫情影響讓你持續居家辦公,請在工作的空檔到家裡附近走一走,這麼做對心理或生理都會有所幫助。


      編輯:林詩恩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小雪來了!慢性病族群做好保暖準備 避免成低溫受災戶

      NOW健康 能站就別坐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