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取多種維生素和補充劑 有助對抗感冒也能增強免疫力

愛健康
By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2-19 01:00:04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統計,2019年補充品銷售額高達138.5億美元,雖然有證據有限,然而一些研究指出,某些維生素和補充劑確實有助於對抗感冒和流感。

24小時最熱


    專家認為缺乏鋅 會降低免疫反應


    據《今日美國》報導指出,鋅、維生素C、維生素D是最能增強免疫力的補充劑。洛杉磯急診室醫師Michael Daignault博士表示,鋅對許多免疫系統的細胞發育和功能至關重要,這種礦物質很容易從飲食中獲得,像是肉類、雞蛋、堅果和種子類。《紐約時報》則表示,儘管沒有研究證實鋅可以預防COVID-19,然而在疫情期間鋅補充劑的銷售額卻高達1.34億美元,因為許多專家認為,缺乏鋅會降低免疫反應。


    《紐約時報》表示如果選擇服用鋅補充,成人每日攝取量上限為40毫克,必須注意的是鋅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瀉、頭痛和腹部絞痛,另外,因為鋅與其他補充品(例如鈣)會有交互作用,建議分開服用,至少要間隔2個小時。


    維生素C和維生素D 平時應多攝取


    Michael Daignault博士指出,維生素C是最暢銷的免疫補充劑,雖然有證據表示,感冒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並沒有顯著的益處,只有作為預防措施才真正有幫助,但維生素C跟鋅一樣,在免疫系統功能中具備關鍵作用,建議可以從紅薯、紅辣椒、青花菜和柑橘類水果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1天500毫克的劑量已足夠。


    研究表明服用維生素D可能會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Michael Daignault博士表示,人體需要的維生素D大部分是透過曬太陽取得,大多數人並沒有獲得充的陽光照射,因此建議透過攝取魚、雞蛋和強化乳製品來補充維生素D,每天應補充1,000 IU至2,000 IU。


    另外,紫錐菊和接骨木補充劑也可能有助於預防感冒和流感,發表在《功能食品雜誌》上的1項研究發現,接骨木萃取物能阻止病毒進入,並附著在健康的細胞上。


    建議多樣化飲食 從中獲取維生素


    根據《Healthline.com》報導,幾個世紀以來大蒜一直作為食物和藥物,由於其含有硫化合物,可以透過增強白細胞的抗病反應,來增強免疫系統。研究發現,大蒜不僅可以減少疾病持續的時間和症狀,還可以預防生病,經常服用大蒜的研究參與者,罹患感冒的風險降低了63%,感冒的時間縮短了70%。


    Michael Daignault博士表示,雖然可以從多樣化的飲食中,獲得大部分的維生素來增強免疫力,包括富含脂肪的魚、肉、蔬菜和水果,但沒有獲得足夠的陽光照射和缺乏維生素D的人,應該考慮額外補充。此外,及時接種疫苗、補充足夠的水分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練習壓力控制和每天運動,都是增強免疫系統的基礎。


    編輯:林詩恩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NOW健康 增強免疫力

    最新消息

    雙腳腫脹以為水腫竟越發疼痛 檢查發現竟是血栓在作怪

    愛健康
    NOW健康
    發布時間:2021-12-19 09:30:00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85歲王姓女患者,因為雙腳腫脹、疼痛,到腎臟科治療後右腳消腫,但左腳仍腫脹,懷疑是栓塞造成,轉診童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經檢查後發現左下肢深層靜脈血栓,再確認為左腳總腸骨靜脈狹窄造成栓塞。醫師先安排血栓溶解手術,再進行總腸骨靜脈支架置放手術。手術4天後左腳已完全消腫,可以開始活動行走,住院1周即出院返家。

    24小時最熱


      腳腫脹疼痛難行竟是血栓作祟 支架置放手術後可行走


      85歲患者因為腎功能不佳,持續在腎臟科看診治療,但雙腳開始出現腫脹,她以為是腎病造成的水腫情況,剛開始並不以為意,後來雙腳卻越來越腫痛,痛到連行走活動都有困難,才到腎臟科就醫治療。治療後右腳消腫,但左腳仍是腫脹又疼痛,懷疑是左下肢深層靜脈血栓導致,立即轉診心臟外科。 在醫師安排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患者因為左側總腸骨靜脈嚴重壓迫性狹窄,漸漸造成的深層靜脈栓塞,當血液無法順利回流才出現左腳腫脹而疼痛。因此先進行血栓溶解手術,先解決血管栓塞問題後,再進行左側總腸骨靜脈支架置放手術,手術順利完成,術後左腳逐漸消腫,4天後左腳消腫恢復如昔,也可以開始下床行走動。


      深層靜脈栓塞嚴重恐併發肺栓塞 這類人更需注意


      童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志賢表示,深層靜脈栓塞是指深層的靜脈裡血液回流出現問題或不良,造成肢體腫脹情況,好發在下肢,偶爾也會出現在上肢部位。若腫脹狀況沒有好好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動脈血液循環受阻,出現肢體腫脹部位,嚴重恐導致缺血壞死,甚至可能因此需要截肢;另外下肢或骨盆發生的深層靜脈栓塞,也可能併發肺栓塞而有致命危機,所以必須及早進行處置治療。


      李志賢醫師呼籲,長期坐臥、高齡、肥胖、慢性病患者等都容易出現深層靜脈栓塞,需多走動、活動腳部,增進靜脈回流來避免阻塞;尤其近期低溫一波接著一波,當日夜溫差大時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要做好腳部保暖。若有單側下肢腫痛情況發生,要及早就醫診斷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小中風很可能是中風前兆! 醫學定義小中風有3個條件
      ▸陳松勇病逝享壽80歲 糖尿病纏身曾因急性腎衰竭送急診

      NOW健康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