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是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峰期,今年自10月1日開始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停歇,COVID-19疫苗也持續擴大施打中,不少民眾都會疑惑,這麼多種疫苗,是否都需要接種?接種疫苗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NOWnews今日新聞》也特別與國泰醫院合作,替民眾整理疫苗須知。
24小時最熱
流感疫苗
流感與感冒不同,其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可經由飛沫或接觸傳染,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頭痛、肌肉酸痛、流鼻水、喉嚨痛等,嚴重時可能引起肺炎、腦炎、心肌炎等併發症,甚至死亡。
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具有慢性疾病者、肥胖者(BMI≧30)等。也因此醫師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是防治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減少因感染併發重症而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其中針對民眾常見的疑惑,像是「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要接種?」醫師表示,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不同,流感疫苗的組成也會有差異,且接種流感疫苗約6個月後,保護效果可能逐漸下降,因此建議每年均需接種1次。「流感疫苗需接種幾劑?」成人及兒童每年只需接種1劑,未滿9歲且先前未曾接種的兒童,應間隔至少4週後再接種第2劑。
至於流感疫苗接種「前」,應注意事項:1.已知對疫苗成份有過敏者,不適合接種。2.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適合接種。3.六個月以下嬰兒,不適合接種 (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資料)。4.發燒或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待狀況穩定後再接種。5.已知對「蛋」的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可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之醫事人員提供接種,並於接種後觀察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
流感疫苗接種「後」,應注意事項:1.為了可即時處理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過敏反應,接種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做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2.有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如:Aspirin、Clopidogrel、Warfarin等),或是凝血功能有異常的人,施打疫苗後需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3.若接種48小時後仍有持續發燒、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應儘速就醫。
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為常見的細菌,其表面的莢膜多醣與致病力有關,約有90幾種血清型,此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免疫力降低時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引起嚴重的肺炎(如膿胸、肺部壞死等)、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侵襲性感染與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國內主要常發生在5歲以下幼兒和65歲以上長者。其他高危險族群包括: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者、慢性疾病者、酒癮者、菸癮者等、腦脊髓液滲漏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至於民眾「何時需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醫師表示,國內目前針對嬰幼兒,提供公費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接種時程為:出生滿2個月、4個月、12-15個月。而對於75歲以上未曾接種長者,中央提供公費接種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1劑,台北市另提供65歲以上設籍長者,免費接種1劑。其他65歲以上長者及前述高危險族群,則建議自費接種。
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前」,應注意事項:1.先前接種疫苗或對該類疫苗任何成分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適合接種。2.發燒或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狀況穩定後再接種。3.出生未滿6週,不適合接種PCV13。4.兩歲以下嬰幼兒,不適合接種PPV23。
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後」,應注意事項:1.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觀察至少30分鐘。2.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也因此,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雖然無法預防新冠肺炎,但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或肺炎鏈球菌而引起重症的風險,因此醫師建議疫情期間,除COVID-19疫苗外,仍應接種這兩種疫苗,以加強防護。此外,接種疫苗同時,各種防疫措施也不可少,請戴好口罩,勤洗手,才能維護身體健康。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