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產力下降 竟跟這疾病有關?

愛健康
By NOWnews
發布時間:2022-04-26 10:40:00

你我所習以為常的生活,像是每到畢業季就開始的求職潮,對許多人來說,工作機會處處有;但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來說,即使是一份簡單的工作,自己可能也沒有選擇的權利。台灣最新一份針對就業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調查顯示,約9成病友工作表現受到影響,且約1/3病友因近期曾因病情須請假就醫,而造成每年約68億元國家生產力的損失。

24小時最熱

    26歲的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小城」(化名),從小飽受疾病時好時壞之苦,發病時體無完膚,皮膚痛如刀割,每次脫衣服就像被撕下一片皮膚,即使艱困畢業後面對夢想的第一份正職工作,也因為疾病發作不得不抱遺憾離職,並在後續2年間連換8份短期工。目前正接受治療的他期待,有效的時間可以維持更久,進而穩定工作;另一名病友林小姐,在過去與異位性皮膚炎共處38年的歲月裡,歷經嘗試偏方、國中遭受同儕關廁所與頭澆冷水的霸凌、罹患憂鬱症、全身體無完膚、6年住院逾35次、皮膚癢到只能坐著睡等辛苦過程,異位性皮膚炎早將人生攪得一團亂,更別提工作了。其實,林小姐有個心願,如果沒有異位性皮膚炎,她說「我想當幼稚園老師!」

    來源:▲近年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大有進展,且目前也有生物製劑納入健保。(圖/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

    異位性皮膚炎是DALY(失能調整生命年)評估皮膚疾病中最嚴重的病症,不僅影響個人生活品質和健康,更會影響整體國家生產力!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近年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大有進展,且目前也有生物製劑納入健保,呼籲病友不要放棄希望,與醫師充分討論適合個人,且可以長期有效且安全的治療策略,回歸正常生活。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科主任楊靜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目前臨床多採「EASI評分標準」,依據皮膚紅腫、抓痕、苔癬化等症狀的分布面積,劃分為3個等級,EASI評分0-6,屬於「輕度」;7-19分屬於「中度」;20-72分則為「重度」。不過,除了病灶面積之外,近年研究也將「生活品質」與「功能性」的影響列為參考指標。美國2018年專家共識提到,異位性皮膚炎病灶侵犯手、腳和頭頸部,同時影響生活品質和功能,也屬於中重度病程。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反覆發作機率高,約6成成人病友儘管接受治療仍無法妥善控制疾病。這是因為人的免疫系統有Th1和Th2兩種細胞反應,兩者互相拮抗,當Th2過度反應,壓制了Th1原本對抗病毒和細菌的免疫力,就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本就脆弱的皮脂膜,變得更容易發炎、破皮感染。嚴重時,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量堆積,甚至容易加重發炎,導致虛弱需住院治療。

    對此,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標靶治療顯得格外重要!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種類多,除了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目前也有生物製劑納入給付。其中口服免疫抑制劑,楊靜宜主任表示,中重度病友使用的療效臨床觀察約4-5成,提醒病友多注意因免疫功能受抑制而產生感染的情況。如果要達到預期療效,可能需高劑量服用,同時注意副作用風險,並定期監測肝腎功能,長期使用者則須要與醫師討論是否有其他風險。

    ▲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種類多,除了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目前也有生物製劑納入給付。(圖/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

    相較之下,楊靜宜主任建議中重度病友也考慮生物製劑等標靶治療藥物,生物製劑可以更精準作用於標的,相對的副作用發生率較低,另一方面也能平衡Th1和Th2免疫力,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再長好,進而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的目標。

    消息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延伸閱讀:

    NOWnews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 EASI評分標準 皮膚紅腫 抓痕 苔癬化 標靶治療 口服免疫抑制劑

    最新消息

    台灣疫情「正在登頂途中」 如何壓低曲線?醫曝6條件要做對

    愛健康
    Ettoday
    發布時間:2022-04-26 14:45:00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24小時最熱

      本土疫情已連2天超過5000例,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在臉書上發表看法,分析「如何壓低COVID-19曲線」,而條件有六,包含維持足夠且快速篩檢、入境新確診者一律檢疫隔離、全國疫苗接種率夠高等,「我們得自己去把疫苗打滿,還有其他NPI措施做好,全民上下一心、團結一致,才能壓低COVID-19曲線!」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上,以「如何壓低COVID-19曲線」為題發文,提到新冠疫情擴散曲線分為兩種:

      一、高瘦尖峰(如韓國、英國)

      有些人會將此稱為「壞曲缐、bad curve 」,因為此曲線死亡率高、需要犧牲許多國民生命且自然染疫後得到免疫,是減災防疫措施不佳所繪製出來的曲線。

      二、低胖高峰(如紐西蘭、新加坡)

      此曲線像「丘陵」山頂,山頂不會太高,但戰鬥時間會拉長、緩慢移動曲線,優點是醫療資源不會匱乏,死亡率也不會太高,是減災防疫措施有效所繪製出來的曲線。

      至於該如何壓低曲線?黃軒表示,「每種曲缐的一開始,都是斜波上揚,我們如何已經在山坡腳下,開始減災?就是如何開始壓低曲線了。」減災即代表COVID-19所造成的災害已在,現在需要減少災害發生,條件有六:

      一、維持足夠且快速篩檢

      住的地方要有能力快篩,這是最基本的減災措施要求,因為大量病毒在社區活躍,所以篩檢工具必須足夠,居民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居家隔離」或「其他檢疫」配合。

      不過黃軒也說,隨著大量病毒入侵,已不是全部要到醫療院所去診治了,Omicron病毒多是「無症狀、輕症」,民眾在家照顧自己健康,就能減輕醫療負擔。

      二、入境新確診者,一律檢疫隔離

      由於境外的病毒濃度太高,有許多地方的篩檢工具都不足,因此入境旅客一律得篩檢,萬一有人確診,更要遵守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等的規範,以確保國民不會被感染。

      三、全國疫苗接種率夠高

      黃軒引用研究表示,全國第三劑疫苗接種率要達80%才夠安全,全民才能有效對抗Omicron病毒,「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接種疫苗達成率80%不足、或者是疫苗接種的速度慢吞吞,都是會引發大規模的擴散。」

      雖然疫苗接種率要達到,但澳洲的研究人員卻說,變種病毒有越來越高的傳染性,因此單靠80%的接種率仍守不太住,病例同樣會增加;因此,黃軒強調,「疫苗接種,必須合併NPI 措施,才能真正實現減災工作」。

      四、還是得戴口罩

      現在病毒量很高,所以最好還是要戴好口罩,「尤其是台灣的疫情擴散,正在登頂的路途中。」

      五、高低風險評估和管理

      研究人員建議,可以依照來自高低風險區域、有無接種疫苗、打了幾劑、出入哪些地方、參加哪些活動,以評估是否要隔離,或只要自主健康管理,做好個別的風險管理才能壓低曲線。

      六、醫療量能儲備得足夠

      要有足夠的醫療應變能力,才足以隨時擴充醫療量能,必須注意可能有中度病患需要住院,甚至也有重症病患要進加護病房治療,絕對不是只有單純的檢疫隔離而已。

      綜合上述,黃軒再次強調,「我們得自己去把疫苗打滿,還有其他NPI措施做好,全民上下一心、團結一致,才能壓低COVID-19曲線!」他更歸納出以下三大點,邀請大家開始「加強版的防疫新生活」。

      一、停緩急速高峰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分艙分流、實名登記、台灣安全距離APP等。

      二、降低醫療量能

      大量快篩、常備一些藥物、疫苗接種(免重症、免死亡、減少住院的風險)

      三、減少病例死亡

      1、戒煙、戒酒,不熬夜:這些不良習慣,會增加COVID-19重症和死亡

      2、控制原有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患者是高風險族群

      3、輕症高風險:囗服抗病毒藥物

      4、重症:瑞德西韋針劑注射

      5、滿第三劑接種疫苗,覆蓋80%以上

      本文經黃軒醫師授權引用

      點我加ETtoday好友,接收更多新聞大小事。

      ETtoday 戴口罩 勤洗手 疫苗接種率 黃軒醫師 快速篩檢 檢疫隔離 高瘦尖峰 低胖高峰 NPI 措施 台灣安全距離APP

      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